全部
昨天发生了一件震惊全球的事情:中国的科学家贺建奎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让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诞生,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
基因编辑婴儿是什么?
在受精卵阶段,科学家用一种特殊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了受精卵内的基因,删除了对艾滋病毒有辅助作用的受体基因CCR5,从而宣称,婴儿对艾滋病完全免疫。
122名中国科学家联名谴责
一个看似“正能量“的劲爆消息一出,却受到了来自地面八方的批评,首先是网友:
@失眠中的小艾viola:人体实验,天哪,伦理怎么过的
@慕星雨Sara:觉得并没有什么可庆贺的,能避免脱靶吗?修改了CCR5后对CCR5发挥的其他功能有没有影响,这两个孩子以后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都未可知,这种实验简直可怕至极,怎么通过的伦理?
@上官就是我啊:超级人类诞生
@红黄蓝下的噩梦:这种研究如果继续在真人身上实验,感觉像慢慢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我们为潘多拉的美貌所吸引,却忽视了偷偷散发的灾难
这种“人造人” 被造出来之后,122名中国科学家联署声明,强烈谴责此试验:“直接进行人体实验,只能用疯狂来形容。”
贺建奎称,这么做是要帮助本身有病的夫妻,能够生出健康的婴儿。
但是这122位提出反对意见的中国科学家显然不以为然:艾滋病的父母要生出健康的婴儿,早已不是难事:如果父亲患病,只需要筛选出健康精子就可以了;如果是母亲患病,只需要采用药物阻断,98%可以让新生儿不被艾滋病感染。
3年前,中国已经成功地编辑了人类胚胎的基因
2015年,科学界传出中国研究人员们已经成功地编辑了人类胚胎的基因。当时,中山大学黄军就带领的研究人员使用CRISPR这种新技术,对86个人类胚胎进行了基因修改,随即就陷入伦理争议漩涡。
相关论文被《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两家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拒绝刊载,西方科学家呼吁“禁止转基因婴儿”。
但在不久后被中国教育部主管的学术期刊《蛋白质与细胞》接受并刊登。
当时,西方科学家提出质疑。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披露,中国科学家正在进行修改人类基因的研究。相关技术实验成功率较低,同类研究更多为了博人眼球,而非为了真正的科学。
●《自然》发表评论文章称,修改人类基因存在严重风险,呼吁停止相关研究。
●《纽约时报》刊发题为“科学家要求禁止转基因婴儿”的头版文章。
●之后,《自然》网站连发两篇报道,称中国科学家对人类胚胎的基因改造,引发学术界对伦理规范“史诗”般的讨论,并质疑该论文的刊发过程——被拒稿后“迅速”得以刊发。
国外科学家及媒体认为,研究人员修改了人类胚胎的基因,是在“制造”转基因婴儿。看似开放的国外,科学家却恪守着相当严格的职业道德。
当年,黄军就称“不会发育成胎儿或婴儿”,同时他恪守伦理底线,在实验胚胎培养14天以后就将之销毁了。
于是,在2015年年底,黄军就因人类胚胎基因修改研究,入选全球知名科研期刊《自然》(Nature)杂志2015年度对全球科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十大人物。他的研究,为治疗一种在中国南方儿童中常见的遗传病——地中海贫血症提供了可能。
西方科学家,为什么反对“人造人”?
没想到3年后,西方科学家们最害怕的事情,全球第一对基因编辑婴儿还是在中国诞生了。
“这根本不是什么技术上的突破,只是伦理上的突破。”科学家谴责道。
如今,西方科学家与122位提出反对意见的中国科学家一样感到愤怒:
CNN在26日的报道中称,“多国专家都对这种技术的使用表示愤慨”,还称这可能“引发巨大的科学和道德困境”。
伦敦大学圣乔治分校人类遗传学高级讲师娅尔达·贾姆希迪表示,这种有争议的研究对于预防艾滋病毒并非必要。如今已经有很多方法预防艾滋病毒,也有很多治疗方法,并不需要通过进行基因编辑来防止艾滋病传染给后代。
牛津大学实践伦理中心主任朱利安·萨乌莱斯库将这对经过基因编辑后出生的婴儿称为“基因俄罗斯轮盘赌”。基因编辑可能会导致在生命的早期和晚期引发遗传问题,包括癌症。
此外,伦敦大学妇女健康研究所的遗传学和人类胚胎学教授乔伊斯·哈珀也批评该研究“过早、危险且不负责任”。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基因编辑专家以及基因学期刊的编辑基兰博士对这两个所谓“天然抵抗艾滋病”婴儿未来即将面临所有未知安全风险表示质疑。
德国伦理委员会主席彼得·达布罗克对此事表示强烈谴责,称其是“不负责任的人体实验”,其后期影响无法预测及难以控制。
“人造人”的诞生,是福是祸?
自从人类科学进步进入到基因领域,就拥有了造物主的能力。但是,我们自以为能够掌握某种科学技术来改变世界,却常常被随之而来的后果打脸,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家爱德华·泰纳指出,或许技术会带来的“报复效应”。
为了灭杀美洲火蚁,美国政府曾经在东南部地区大量喷洒DDT等剧毒农业,30年过去了,美国人惊讶地发现,DDT消灭了火蚁的天敌,火蚁却更加茁壮了。
抗菌素的发明,曾经一度让人们乐观认为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将会彻底消灭。但是,大量抗菌素的使用,使得细菌发生了急剧的进化,抗药性空前提高,人类不仅要承受用量更大、副作用更大的后果,还要面对一波又一波“超级细菌”的进攻。
如今,对待基因编辑婴儿,“保守”的声音代表了全球科学界是对生命和科学的敬畏,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西欧各国和韩国等都有明确法例禁止这种研究,美国有法律禁止研究人员利用联邦政府资金进行这种实验。
实际上,目前人类对于基因的了解还很有限,未来,基因编辑需要探索与挑战的东西,还有很多。
微信号:igo180
长按图片,识别关注
新通移民APP
随身移民专家